最新健康資訊

肺炎球菌疫苗知多些

一提起肺炎,大家可能立刻聯想到由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,但忽略了另一款由細菌引起的肺炎球菌感染。上次跟大家介紹了流感疫苗,今次會說說另一款疫苗 — 肺炎球菌疫苗。
1. 簡介
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 (肺炎球菌) 引致的肺炎,會經飛沫 / 口腔分泌物傳播。常見症狀包括: 發燒/發冷、呼吸急促、咳嗽、關節痛等。雖然感染會令患者有較輕微的病徵 (如: 鼻竇炎和中耳炎等),但亦有機會誘發更嚴重的併發症 (如: 腦膜炎和敗血病等)。一般的治療方法都會以抗生素去消滅細菌,但有研究顯示本地的抗生素抗藥性有上升的趨勢,代表抗生素殺滅細菌的能力逐漸削弱。因此,預防感染勝於治療,而肺炎球菌疫苗在當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。
2. 肺炎球菌疫苗的種類
大家都可能聽過【十三價】(PCV 13)、【二十三價】(23vPPV)等疫苗的種類嗎? 其實除了以上兩款外,還有【十五價】(PCV 15) 和【二十價】 (PCV 20)的疫苗。以下會簡單介紹當中的分別。
【價】的意思是指疫苗涵蓋了多少種類肺炎球菌的血清。肺炎球菌的血清可解讀為人類的血型,但有超過90種類別。換句說話,【價】的數字愈高,就能有較多、全面的保護 (例: 【二十三價】的疫苗有23種不同的肺炎球菌血清)。雖然【二十三價】能提供較多血清的保護,亦可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,但未必能有效地預防非入性肺炎球菌。相反,雖然【十三價】的保護較窄,但有效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及肺炎球菌引致的非侵入性肺炎。
3. 哪些人士需要接種疫苗?
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指引,他們建議65歲或以上沒有高風險的人士需接種一劑【十三價】或【二十三價】的疫苗。就2歲或以上有高風險的人士而言,衛生防護中心建議他們需接種一劑【十三價】疫苗一年後,再接種【二十三價】疫苗。已接種一劑【二十三價】疫苗後,則建議1年後接種【十三價】疫苗。
以下是高風險人士的定義:
● 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
● 缺乏免疫功能
– 沒有脾臟,愛滋病,原發性免疫力缺乏症
– 與癌症和器官移植有關的免疫功能缺乏
– 與使用免疫功能抑制劑或類固醇有關的免疫功能缺乏
● 慢性疾病
– 慢性心臟,肺部,肝或腎病
– 糖尿或腦脊髓液滲漏
● 裝有人工耳蝸
曾接種【二十三價】 / 【十三價】疫苗的長者,如他們沒有高風險情況,便不需要再接種肺炎球菌疫苗。如屬高風險組別,需在上一次接種【二十三價】/ 【十三價】疫苗一年後,接種另一款的疫苗。
4. 疫苗可能出現的副作用
接種位置可能會出現痛楚、紅腫等不適。接種數小時後,部份人士可能會出現發燒、肌肉疼痛、疲倦和關節痛等症狀,但正常會在大約2天後減退。有小數人士可能會對疫苗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,如風疹塊、口舌腫脹或呼吸困難等,若遇到以上情況,患者必須立刻求醫。
5. 流感與肺炎球菌
流感會使人更容易患上社區性細菌性肺炎,容易令患者有併發症和增加入院的機會。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可減低長者入院及死亡的機會。兩種疫苗可以同時注射嗎? 兩款疫苗可以同時接種,但應使用不同針筒在不同部位注射。
6. 總結
接種肺炎球菌疫苗能有效保護自己和身邊人。市場上有不同種類的疫苗,接種前,市民應先向醫護人員查詢自己適合接種哪款疫苗,因不同種類的疫苗有不同的禁忌症。市民亦應注意個人衛生,如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、經常洗手、保持均衡飲食、恆常運動及充足休息等,保持身體健康,減少患肺炎的風險。
部份資料參考至衛生防護中心
圖片來源:Now新聞
[以上資料及內容只供參考,並不能取代醫生的臨床專業意見或診斷]
Stephen Li Wai Chun, 註冊藥劑師, 香港大學深造藥劑學碩士學生
Skip to content